印度又“套中”了一家中企!
近日,保变电气被“撵”出了印度,它一走,印度的阿特兰塔直接捡了大便宜,吞并了保变电气在印度的子公司保变印度。
这一下,不仅被印度“攥住”了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特高压技术,而且还以1.37亿贱卖了自家90%股权,彻底跟印度市场无缘。
从2012成立到2025年离场,保变电气13年仅仅养熟了“白眼狼”,如今只能血亏离场只为“保命”。
时间倒回到2011年,印度的电力市场需求激增,但是印度电网设备十分落后,电力系统更是多年未修,本土公司无能为力,只能对外喊“救命”。
为了达到将电网从220kV升到765kV的需求,印度单方面推出了“Make in India”政策,对外资企业税收减免,进口设备更是0关税。
此条件一出,简直是免费的蛋糕喂到外资企业的嘴边上。
不得不说印度是真舍得啊,但却有奇效,这不保变电气就有了想法,毕竟当时保变电气拥有全球领先的特高压技术。
若能以现有技术撬动印度电力市场这块大蛋糕,简直在家等着钱“敲门”。
退一万步讲,哪怕投资失败,单单把技术转让给印度也能小赚一笔。
2011年,保变电气豪掷4.65亿,决定在印度投资建厂。
为了规避风险,享受当地政策,保变电气挑选了阿特兰塔为合作伙伴,和它共同成立了保变印度子公司,拥有90%的股权。
刚成立公司那会,保变印度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,如愿拿到了印度各方的订单,成为印度特高压变压器领域的“技术标准制定者”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
为了回馈印度的信任,获得最大效益,保变印度也拿出了自己满满的诚意。
不仅将生产线、工艺流程整体搬迁至印度,而且还投入了1.2亿元,用于培训300名印度工程师。
但万万没想到,这竟是亲手给自己埋了一颗雷!
保变印度虽然通过技术共享换取了市场准入,但是高价培养的印度工程师却忘恩负义,在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后,转身加入了保变印度的竞争对手。
当初的合作者阿特兰塔出手更狠,凭借着自己的本土身份玩低价策略,一步步“占领”市场,导致保变电气连续6年都在赔。
直到2025年,保变印度为了优化配置,把自己在印度打下的“江山”连技术带工厂打包给了阿特兰塔电气。
自此保变印度消失在印度市场,这场原以为稳赚不赔的投资最终以失败告终,白白折腾了13年,不仅钱亏了,而且市场也没捞着。
准备大干一场的保变印度是怎么被踢出局的呢?
只能说我们中企太相信跟印度的协议,低估了阿三的无耻。
之前保变印度拿出1.2亿来重点培养了300名印度工程师,原本是想更快地提高效能。
哪知结业后,印度工程师忘恩负义,不仅轻易地被阿特兰塔撬走了,而且还撕毁协议,把掌握的特高压技术传授给其他印度人。
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曾经跟在保变印度后面的小弟逐渐壮大起来,一步步打破自己的卡点,掌握了保变的核心技术。
随后猛然变脸,回头就抢了保变印度的订单。
若仅仅只是被学走了技术,保变在印度的处境也不至于那么难捱,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印度高层的干预。
2020年之后,印度仅仅用三招就“重伤”了中资企业,保变也是被区别对待的“倒霉蛋”。
其一,审批无下限拖延,保变印度此前申请扩产的时候,印度始终找理由推脱,最终单是一个审批就耗费了18个月。
而在此期间,印度本土公司不停地扩产,致使保变印度白白错失了占领市场的良机。
其二,印度在标书上切断了外资赚钱的可能性,本地化率达到不到50%,连争取订单的机会都没有。
摆明了蛋糕开始放在自家口袋里,据统计在2023年,印度本土的企业接下了印度市场90%的电力订单。
其中,阿特兰塔抢占的市场最多,最可气的是,拿钱的好处归他,干活的人和技术却是保变印度提供的。
其三,印度表面欢迎外资进入本国投资,实际是把对方看成“羊”,“养活”印度人,甚至想用外资的羊毛“装扮”自家的市场。
一般来说,只要在当地生产,政府补贴都能拿到,但印度把偏心摆在明面上,补贴只给本土公司,变着法的让外资“活”不下去。
如此狠毒的三招下去,保变印度的净资产都不到7000万,要知道刚开始的净资产可是2亿!再耗下去也是印度政府的“刀下鱼肉”。
最终面对这种血亏的局面,保变印度只能弃车保帅,甩掉这个烂摊子。
而保变印度的遭遇不是个例,在此之前,小米也曾遭遇过类似的情况,哪怕到了现在,小米的48亿资金还未到自家的账户。
2014年7月,小米也被吸引来了印度,上来就直接使用限时抢购,一举在印度站稳了脚跟。
仅仅用了三年,小米占领市场份额飙至23.5%,与三星电子公司并列第一,当时,莫迪更是亲自接见了雷军,劝说他扩展业务范围。
然而,好景不长,印度政府也开始了“卡脖子”流程,最终印度以小米印度逃税为由,冻结了其48亿元的资产,更是宣称有权持有这笔款项。
印度当局甚至以此为要挟,若还想在印度经营下去,必须让中资企业成为印度的产业,此举意味着让小米9年白干一场。
之后,小米裁了3万名的印度员工,渐渐在印度息影,开始有计划地向东南亚转移。
事实证明,印度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是一个惊天大骗局,俨然是杀猪盘的高级套路。
看似给外资提供了方便,实际上是将对方引来,然后一步步架空,使劲薅羊毛,最后逼你交出市场。
最近,印度的一些做法更是十分不地道。
2025年6月10日,印度对外放出消息,称自己已经跟中东达成了协议,电力销路走向国际。
有意思的是,印度这边刚刚获得股权,那边就宣布即将向中东地区输送电力。
但回顾2024年印度国内电力情况,全国每天有超过3亿的人要度过四个小时没电的时光,尤其在夏天,大批印度人跑到街道的水管处冲凉。
在国内的电力供应如此紧张的情况下,还是高调地坚持给其他国家送电,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印度的“技术掠夺式招商”策略已经成功。
这值得给每一个中企提个醒,毕竟中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。
特高压技术也是如此,十几年前,中国就明确表示,未来会和其他国家分享相关经验。
不过保变印度在印度的遭遇值得我们深思,我们对真心合作的盟友诚意满满无可厚非。
可若是遇到没有下限的“骗子”,“留一手”不是自私,而是在“保命”。
现在回看印度的做法,“敲诈”不分国度,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遭遇了不公平待遇。
最近,就连华尔街的巨头,也惨遭印度下手。
于是,大家重新审视印度市场的投资策略,从最初的全面布局变得更为谨慎。
或许保变电气的撤退只是一个开始。
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任何一个想包揽“世界超市”的制造业国家,都必须拿出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”的真诚态度。
若不能为外企提供公平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,仅仅靠“拿来主义”,掠夺外企的技术和资金,无论是美国梦还是印度梦,终究只会是大梦一场。
参考资料:
搜狐网:《又一中企惨遭印度背刺,9成股权1.37亿贱卖,教会印度特高压技术》
红星新闻:《A股龙头出售亏损印度子公司90%股权,引来当地两大财团竞逐》
证券时报:《保变电气拟挂牌转让印度公司90%股权,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优势产业》
36氪:《小米折戟印度,九年白干了?》
作者:玖玖归伊
编辑:柳叶叨叨
千层金配资-千层金配资官网-在线开户股票-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